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析张艺谋电影的四阶段研究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第24期学术攀登计划顺利开展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2/18 点击量:

    20241217日,人外学院举办了本学期最后一次学术攀登计划活动。在忙碌的学期末,青年教师再次相聚一堂。

  本期攀登计划由新闻系王鹤仪老师带来主题为《张艺谋电影的四个阶段》的报告。主要目的为通过分析张艺谋漫长而多样的职业生涯,识别出贯穿其作品的主线。

  王老师认为,张艺谋的四个明确可界定的阶段中,保持了某种风格上的一致性,这些阶段可从艺术感性、社会与文化主题,以及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中的具体目标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变量的交替变化,以及在电影制作与商业化过程中某些特征的主导地位,构成了各阶段的独特性。通过四个精心剪辑的视频,王老师展示了张艺谋电影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文学电影的复兴”“社会变革的镜像”“中国文化实力的展现”“中国文化的史诗”为主题分别介绍了电影的演变过程。王老师指出,张艺谋是一位敏锐关注观众反应与环境变化的导演。作为艺术家,他深知自己的艺术不仅仅是悬浮于空中的抽象概念,而是通过一系列物质手段实现的表达媒介,必须为观众赋予意义,并因此不断发展。

本次攀登计划活动邀请姚锦云老师作为点评专家。姚老师回忆起自己毕业后在面试时谈到张艺谋电影的一段经历,在如今想来,又有了新的认识。张艺谋是一个谜,从旁人对他的评价和他本人的自述仲都足见其思想的复杂性,很难对张艺谋作出评价。姚老师对王鹤仪老师的研究作出了肯定性评价,同时给出了多条建议,提出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可从海外电影接受,文学改编,中国文化分析等多个角度为切入点写论文。

最后,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也就报告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互相探讨。本次攀登计划的开展,是一次学术的交流,也是一次张艺谋电影的美学赏析。



姚锦云老师系浙大城市学院“青年英才”副教授,暨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华夏传播研究会副会长,CSSCI期刊《国际新闻界》《暨南学报》审稿人。



  文:杨丽萍

  图:杨丽萍、冯雅琴

上一条: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召开学期末全体教职工大会
下一条:国赛重大突破铸就“树人”新篇章——我校日语专业学生在2024年“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中斩获国银省金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4-2020 树人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树人街8号   联系电话:0571-88297122   邮编:310015 浙ICP备:0501555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