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建设,提升专业内涵,在全校上下深入学习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精神的大背景下,校党委书记章清、校长办公室主任杨礼雕、教务处处长姜文杰、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姬海宁一行于3月19日上午来到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进行专题调研,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进行把脉。同时结合新一轮专业质量评价相关指标与结果,与学院领导、学科系负责人共商专业建设举措。学院班子成员及各系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首先,学院教学副院长孙艳艳结合学院当前发展实际,通过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学院专业基本情况、各专业优势与亮点,梳理分析了各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弱势与不足,如师资队伍职称比例有待优化、课程建设的提升不够,成果没有显性转化,学生高质量的竞赛成果、创新创业项目缺乏等;结合学校专业质量评价指标和结果,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具体举措:一是看结果、读自评、明确优化整合的方案,二是建团队、补短板、切实进行课程、方案改革,三是定目标、明任务、一人一表、保证高质教研。
姜文杰处长围绕2026年新一轮申硕目标和学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总体要求,提出学院要进一步做活专业,提升专业内涵,整合优化学科,同时围绕学位点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更好谋划好“十五五”期间专业建设。
杨礼雕主任肯定了近些年来学校融媒传播与学院新闻实训共同探索上所取得成效。就如何强化双向赋能,他认为在三个空间上可以进一步深化,一是观念上,即教学实践、宣传工作与学生就业实践能力培养应进一步整合,在学生错位竞争力上可以进一步深化;二是队伍上的融合,即新闻宣传队伍、新闻专业队伍、校外媒体等的融合;三是内容上,即平台的日常性实训与社会的集中性实习问题的整合;同时他希望学院对新闻网新的专业应用型改革做一个顶层设计,在平台应用上、新闻采编、宣传队伍上、媒体导师融合上、师生评价上、教学成果等上真正打通平台,解决校院深度融合问题。

会上,李剑亮院长围绕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调研主题,就如何啃下申硕这块“硬骨头”,他认为学院要继续对标对表,练好内功,积极用好外界优势资源,以务实姿态,开拓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和突破,不断优化专业学科建设。
与会成员围绕专业师资队伍梯队建设、专业发展定位、考核奖惩制度、学位点建设、实践基地拓展、学生学科竞赛、学生就业前景、学院书院工作衔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最后,章清书记作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学院新领导班子上任后,学院整体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各块工作有序推进,尤其是在新一轮专业质量评价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他鼓励大家要有信心,只要能做事情、能正确做事情,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成效。他强调,人外学院最需要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要认识到学科对专业的支撑度不够、专业建设对学科建设的显示度不够,专业的同质化倾向比较突出等问题;对于下一阶段学院应如何进一步做好学科专业一体化,他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一是要找准问题的症结,当务之急最核心的是抓队伍,抓学科的队伍、专业的队伍、课程的队伍。他希望学院领导班子围绕学院整体发展目标,积极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让每个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自己在学校的地位、作用和意义,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助推学院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助力学院中文国际教育硕士点建设,让专业更加聚焦、更加有特色。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政策,进一步提升学院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影响力。

此次走访调研,进一步统一了学院的学科、专业内涵建设认识,强化了责任担当。与会成员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专题调研为契机,主动查找自身存在问题,刀刃向内,切实强化危机意识,提振信心,协同配合推进学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为学校提质升格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黄达聪
图: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