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的文化共鸣——李剑亮院长与明哲书院师生共话国学经典
来源: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25/04/27 点击量:

4月24日下午,明哲书院“圆桌π”导师进书院活动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讲座。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院长李剑亮教授以“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为主题,为70余名学子带来了一场贯通古今、融汇中外的诗歌、音乐与文学的对话。讲座深入浅出,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生动趣味,展现了传统文学与现代艺术的深厚渊源。

从《水调歌头》到《但愿人长久》:千年诗词的现代旋律

李院长以邓丽君经典专辑《淡淡幽情》开篇,从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到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展示了古典诗词如何通过音乐焕发新生。他特别解析了台湾作曲家梁弘志为《水调歌头》谱写的旋律如何跨越时空,成为华语乐坛的不朽经典。“诗词与音乐的碰撞,不仅是语言的升华,更是情感的延续。”李院长强调。

横跨中西,雅俗共赏:流行歌曲对古典的传承与创新

讲座中,李院长以丰富的案例展现了流行音乐对古典诗词的多元借鉴:从琼瑶影视歌曲化用《诗经·蒹葭》的《在水一方》,到毛宁《涛声依旧》化用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从欧洲作曲家为歌德、海涅诗歌谱曲的传统,到现代华语乐坛对李清照、辛弃疾词作的重新诠释。他指出:“流行音乐是古典诗词的‘当代译本’,让年轻人以更亲切的方式触摸传统文化。”

互动与思考:传统文化如何“破圈”?

李院长以《一剪梅》《暗香》为例,说明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在于“情感共鸣”,并鼓励学生尝试跨界创作:“古典诗词不是故纸堆,而是活在当下的文化基因。”此次讲座是明哲书院“文化润心”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参与学生纷纷表示,讲座让他们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激发了探索文学与艺术融合的兴趣。

当《虞美人》的旋律在教室回响,千年前的愁绪与今天的青春悄然相遇。李院长用一场讲座证明:古典与流行,从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文化长河中彼此映照的浪花。


下一条: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召开2024年度党政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4-2020 树人学院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树人街8号   联系电话:0571-88297122   邮编:310015 浙ICP备:0501555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