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加强建设,4月10日下午,校长李鲁、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智及学科处、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进行专题调研,围绕学科建设、学位点现状及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等与学院领导、学科系负责人共商发展举措。学院班子成员、各系主要负责人、教授代表及青年教师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首先,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陶芳铭结合学院当前发展实际,通过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学院学科方向、师资队伍建设及科研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了完善学院科研管理制度、科研业绩考核管理办法,开展有组织的学术活动,计划重点推进青年博士科研提升计划及PI团队建设等具体科研举措。学位点建设作为当前工作重心,依照“入主流、强特色、补短板、上水平”要求,对标对表,陶芳铭副院长全面梳理分析了国际中文教育申硕学位点和新闻与传播申硕学位点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困难,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下一步优化策略:一是打磨申硕简况表,做好数据材料支撑,二是强化队伍建设,推进研究生联培工作,三是加强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四是聚焦学科方向,开展有组织科学研究。

学科处处长史丽云充分肯定了我院对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学位点建设等方面的重视,认为学院的汇报内容既有对学院发展实际的全面分析,也提出了具体扎实的改革举措。面对当前学科建设及学位点建设的实际困难,就如何更好的推进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等,她认为,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联系紧密,学院要优先发展学科,要有侧重点,通过学科引领带动专业内涵建设,构建有力的学科专业一体化体系。同时她也鼓励我院积极申报国际中文教育学位点,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申报工作,对标对表,正视申报过程中的“硬条件”,学校也将在平台、资源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学院尽早实现申硕目标。

会上,李剑亮院长围绕学科及学位点建设调研主题,就学院如何布局学科发展与学位点建设提出了具体思路。对照学位点建设的具体指标要求,结合当前学院学科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学校提供的资源平台,他认为学院应进一步做好国际中文教育申硕学位点建设布局,全面梳理学位点建设中已有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因此,需要继续对标对表,从严落实考核制度,强化学科建设意识,推动全院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多出成果、出好的成果,不断优化专业学科建设。
与会成员围绕专业师资队伍梯队建设、专业发展定位、学位点建设、科研成果产出、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最后,校长李鲁作了总结。他高度肯定了我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在学院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对于大家在会上提出的问题,他指出,我们需要思考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既要看到问题,还要看到问题的根本。学院一路走来,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奖等问题,都需要聚焦在学科建设上。他强调,学科建设需要全院上下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位教职工都要有意识,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学科来支撑学院各项事业发展,要有比较优势学科建设意识,这也是当前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第二,在新一轮的申硕工作中,学院需要立足自身实际,选择其一作为申硕目标和任务并落实。他强调,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好如何建设学位点,要及时梳理问题,补齐短板,要有倒推机制,一项一策,有计划,抓落实。不仅看到问题,还要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相信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全院教师共同攻坚克难,突破重重难关,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的成效。

此次走访调研,进一步统一了学院的学科、学位点建设的认识,强化了责任担当。与会成员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专题调研作为“强心剂”,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全力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增信心、补短板,强配合,为学校提质升格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黄达聪
图:闫博文、王友鹏